浪涌保护器的放电电流如何选择,最大放电电流怎么选?
浪涌保护器(SPD)的放电电流选择是确保其有效保护电气设备的关键,需综合考虑电网环境、设备耐压等级及防护需求。以下是具体选择方法和步骤:
1. 关键参数解析
-
标称放电电流(In):SPD可承受8/20μs波形、连续10次不损坏的电流值,反映常规浪涌防护能力。
-
-
最大放电电流(Imax):SPD能承受单次8/20μs波形的最大峰值电流,代表极限耐受能力。
-
-
冲击电流(Iimp):10/350μs波形(直击雷场合),用于一级防护,表征大能量泄放能力。
-
2. 选择依据与步骤
(1)确定防护等级(参照IEC 61643标准)
-
第一级防护(LPZ 0→1):
针对直击雷或入户线路(如配电柜进线端),选用 Iimp 参数,通常要求 ≥12.5kA(10/350μs)。
示例:25kA(10/350μs)适用于雷击高风险区。 -
-
第二级防护(LPZ 1→2):
针对分配电柜或设备前端,选用 Imax,通常为40kA~100kA(8/20μs)。
示例:40kA(8/20μs)用于机房配电箱。 -
-
第三级防护(LPZ 2→3):
精细保护(如插座或敏感设备),选用 In,通常为5kA~20kA(8/20μs)。
示例:10kA(8/20μs)用于服务器电源前端。 -
(2)参考电网环境
-
低风险区域(年雷暴日<25天):Imax可选40kA~60kA。
-
-
高风险区域(年雷暴日>50天或近高层建筑):Imax需≥80kA,或叠加一级防护。
-
(3)设备耐受电压匹配
SPD的电压保护水平(Up)必须低于被保护设备的耐压值(如IT设备通常为1.5kV),所以可以选ACM-20系列浪涌保护器,该产品Up为1.2kV,能更好的保护设备。
3. 其他注意事项
-
多级配合:各级SPD间需保持10m以上线距或加装退耦器,确保能量逐级泄放。
-
-
接地电阻:要求≤10Ω(理想值≤4Ω),影响泄放效率。
-
-
失效保护:选择带遥信触点的SPD,便于监控状态。
-
4. 典型选型示例
应用场景 |
参数要求 |
推荐值
|
---|---|---|
建筑总配电柜 | Iimp (10/350μs) |
≥25kA 型号ACM-T1-BC |
楼层配电箱 | Imax (8/20μs) | 40kA~100kA 型号ACM-40 |
精密仪器前端 | In (8/20μs) +低Up | 10kA + Up≤1.2kV 型号ACM-20 |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SPD在雷击或过电压事件中有效泄放电流,同时避免因选型不当导致的保护不足或频繁损坏。实际选型时建议结合专业检测数据或咨询防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