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单选题)甘肃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申请理论考核题库

甘肃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申请理论考核题库
一、单选题
1 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的定律是下面哪个科学家研究的成果?(B)。
A 爱尔马B 法拉第C 楞次D 麦克斯韦
2 下面哪种闪电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C)
A 片状雷B 爱尔马圣火C 线状雷D 球状闪电
3 电磁干扰源根据频率范围分类时,频率范围在(B)以下,为甚低频干扰源。
A 20kHz B 30kHz C 40kHz D 50kHz
4 (A)等电位连接网络用于相对较小的、限定于局部的信息系统。
A S 型(星型) B M 型(网格型) C 组合型D 复合型
5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有: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当全线埋地有困
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
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C)m。
A 30 B 20 C 15 D 10
6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在以下(C)种情况下,不应大于12m。
A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2m 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B 现场绕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
12m 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C 建筑物难于装设独立接闪杆(线、网)时,可将针或网或由其混合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
其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D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 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7 在以下场合选用I 级分类试验的SPD(B)。
A LPZ0A 与LPZ0B 区交界处B LPZ0B 与LPZ1 区交界处
C LPZ1 与LPZ2 区交界处D LPZ0B 与LPZ2 区交界处
8 12.TT 系统中SPD 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时,应装()只SPD,相线与PE 线之间电涌保护器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 应不小于U0 的(B)。
A 3 只,1.55 倍B 4 只,1.15 倍C 4 只,1.55 倍D 3 只,1.15 倍
9 热噪声是指处于一定热力学状态下的导体中所出现的(B)。
A 有规则电起伏B 无规则电起伏C 有规则磁起伏D 无规则磁起伏
10 接地体的有效长度与(D)有关。
A 实际长度B 截面积C 表面积D 土壤电阻率
11 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改进电磁环境,建筑物应采取屏蔽措施和等电位
连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 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
B 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屏蔽
C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杆及其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
D 屋面金属体、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作等电位连接
12 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当建筑物或房间的自然构件构成一个格栅形大空间屏蔽时,穿入这类屏蔽的导
电金属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B)。
A 导电金属物接地B 导电金属物与其作等电位连接
C 导电金属物作屏蔽D 导电金属物与其绝缘
13 为防雷击电磁脉冲,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其接地装置处理正确的是将
其接地装置(C)。
A 互相分开20m 以上B 互相靠近1m C 互相连接D 互相绝缘
14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B)。
A 接闪网网格尺寸(6m×4m)
B 独立接闪杆的接地装置与进出被保护建筑物的管道连接
C 钢筋混凝土屋面内的钢筋每隔20m 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D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5Ω
15 信息系统防雷击的等电位连接,有两种基本的结构,即S 型星型和M 型网型。通常,对于一个相对
延伸较大的开环系统,宜采用(B)型结构。
A S 型星型B M 型网型C 都可以D 其他
16 地网(ρ=100Ω·m)现测得工频接地电阻为10.0Ω,问该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为(B)。
A 5.0Ω B 10.0Ω C 15.0Ω D 20.0Ω
17 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当其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 时,
宜采用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防直击雷,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hr 可取(D)。
A 30m B 45m C 60m D 100m
18 当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增加时,则轻离子浓度(B)。
A 增加B 减少C 加大D 少变
19 测量是以确定(C)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A 真值B 修正值C 量值D 误差
20 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所在场地建筑物对直击雷的防护应符合(C)。
A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B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C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21 污染城市电磁环境的主要干扰源是(B)。
A 卫星通信电力牵引系统B 广播与电视发射
C 雷电D 电力牵引系统
22 屏蔽体的好坏用(A)来描述。
A 屏蔽效能B 屏蔽程度C 屏蔽衰减D 屏蔽作用
23 建筑图样(平、立、剖面)中所标注的尺寸以(C)为单位。
A 米B 分米C 毫米D 厘米
24 以下引起大气电离的四种电离源中(C)不是主要的电离源。
A 地壳中放射物质发出的放射线B 大气中放射性物质发生的放射线
C 大气中的闪电、火山爆发、森林大火、尘暴、雪暴等D 地球之外的宇宙射线
25 加油加气站380/220V 供配电系统宜采用(C)系统。
A TN-C-S B TN-C C TN-S D TT
26 当建筑物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00m 时,建筑物的等效面积应按(B)计算。
A LW (2 L  W)H(200 - H)πH(200 - H)10-6
B LW  2H(L W)πH2 10-6
C 10-6
4
LW L W H 200 -H H 200 -H  


    π ( )
( ) ( )
D
-6
2
10
4
LW H L W H  




  π
( )
27 高于60m 的三类防雷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D)并超过60m 的部位应防侧击。
A 5 B 10% C 15% D 20%
28 下列不属于人工接地体常规设置方法的是(A)
A S 形接地体B 垂直接地体C 环形接地体D 水平接地体
29 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时校正系数k 应取值(C)
A 1.0 B 1.5 C 1.7 D 2.0
30 减小雷电造成的电磁效应对室内设备的影响的方法是(B)。
A 接闪B 屏蔽C 布线D 分流
31 电屏蔽体的形状最好设计为(B)。
A 板形B 盒形C 柱形D 筒形
32 储油罐的接地点数大于(B)点。
A 1 B 2 C 4 D 6
33 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离子的(C)
A 形状B 质量C 半径D 极性
34 地闪是指(A)
A 云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B 不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
C 云内电荷间的放电现象D 云与大地不接触的放电现象
35 由压敏电阻元件组成的电源电涌保护器属于(B)电涌保护器。
A 开关型B 箝压型C 复合型
36 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流从接闪器尽快散逸到大地,以避免高电位反击和跨步电压危险。因此对接
地装置的要求是(B)。
A 足够小的接地电阻B 接地体的形式和长度
C 良好的散流能力D 形成环行接地网
37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其间距宜为(A),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A 5m B 3m C 2.5m D 1.5m
38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架空接闪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A)。
A 5m×5m 或6m×4m B 10m×10m 或12m×8m
C 15m×15m 或12m×16m D 20m×20m 或24m×16m
39 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关的架空金属管道,在100m 内应每隔(A)m 接地一次,冲击接地电阻不应
大于()Ω。
A 25,30 B 25,10 C 40,20 D 40,10
40 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 的地区,高度在(B)m 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应当归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 15 B 20 C 25 D 30
41 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B)。
A 20m B 40m C 60m D 80m
42 等电位联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联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采用截面积为(A)mm²的铜线。
A 16 B 25 C 50 D 6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C)开始正式实施。
A 1999 年10 月31 日B 1999 年5 月18 日
C 2000 年1 月1 日D 2000 年3 月1 日
44 层状云的单极性电荷分布是指(A)
A 云中只含有一种荷电粒子B 云中含有正负极性的荷电粒子
C 云中含有三种以上的荷电极性
45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A)
A 0.5m B 0.8m C 1.0m D 2m
46 首次正极性雷击波形是:(B)
A 8/20μs B 10/350μs C 10/1000μs D 1.2/50μs
47 在气象信息系统内,使用非屏蔽电缆,入户前应穿金属管并埋入地中水平距离(A)米以上。
A 10 B 15 C 20 D 100
48 线路穿钢管和两端接地的目的在于起到(A)作用。
A 屏蔽B 散流C 集肤效应D 跨接
49 通常,晴天大气下,大气带有(A)。
A 正电荷B 负电荷C 无电荷D 多种电荷
50 大陆简单型晴天地面大气电场的日变化为(A)。
A 单峰单谷B 单峰多谷C 双峰双谷D 双峰单谷
51 大陆复杂型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为(C)。
A 单峰单谷B 单峰多谷C 双峰双谷D 双峰单谷
52 向上负地闪是(B)
A 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B 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上
C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D 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53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接闪杆与该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在地上部分,当hx≥5Ri 时,空气中的间隔距
离应为(B)。
A Sa1≥0.4(Ri+0.1hx) B Sa1≥0.1(Ri+hx) C Sa1≥0.4Ri D Sa1≥1.89Ri
54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接闪杆与该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在地上部分,当hx<5Ri 时,空气中的间隔距离
应为(A)
A Sa1≥0.4(Ri+0.1hx) B Sa1≥0.1(Ri+hx) C Sa1≥0.4Ri D Sa1≥4.24Ri
55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接闪杆与该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在地中的间隔距离Se1 应为(C)。
A Sae1≥0.4(Ri+0.1hx) B Se1≥0.1(Ri+hx) C Se1≥0.4Ri D Se1≥4.24Ri
56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C),其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A 2 根,12m B 1 根,12m C 2 根,18m D 2 根,25m
57 架空接闪线和接闪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B)mm²的镀锌钢(铜)铰线。
A 20 B 50 C 35 D 15
58 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在检测过程中(C)。
A 执行自己的规定B 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
C 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D 执行团体标准和规定
59 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D)的监督检查。
A 消防部门B 应急管理部门
C 市场监督管理局D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60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证》有效期为(C)年。
A 三年B 四年C 五年D 长期
61 一高层建筑在年检时发现新增许多太阳能热水器,对这些热水器(D)。
A 规范无明确规定,可不做防雷处理B 应加装电源电涌保护器
C 应予以拆除D 与屋顶其它防雷设施配合,统筹接地和防护
62 对低电压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当电源采用TN 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配电线路
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D)系统。
A TT B TN-C C TN-C-S D TN-S
63 在TT 系统中,安装在中性线与PE 线之间电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 不应小于(D)
A 1.15U0 B 1.55U0 C 1.55 U0 D U0
64 首次负极性雷击波形是(D)。
A 8/20μs B 10/350μs C 10/1000μs D 1/200μs
65 当独立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B)。
A 8 mm B 12 mm C 20 mm D 10mm
66 油罐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B)处。
A 1 处B 2 处C 3 处D 4 处
67 当加油加气站的站房和罩棚需要防直击雷时,应采用(C)保护
A 接闪杆或接闪网B 接闪线或接闪带
C 接闪网或接闪带D 接闪带或接闪杆
68 电子系统D1 类电涌保护器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C)
A 25mm² B 16mm² C 1.2mm² D 6mm²
69 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D)
A 25mm² B 16mm² C 10mm² D 6mm²
70 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A)
A 2.5mm² B 16mm² C 10mm² D 6mm²
71 电源系统第二级电涌保护器接地端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D)
A 2.5mm² B 1.6mm² C 1.5mm² D 6mm²
72 电源系统第三级电涌保护器接地端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B)
A 2.5mm² B 4mm² C 1.2mm² D 6mm²
73 当电子系统为(C)以下的模拟线路时,可采用S 型等电位连接,且所有设施管线和电缆宜从ERP
处附近进入该电子系统。
A 100 kHz B 200 kHz C 300 kHz D 400 kHz
74 当电子系统为(B)数字线路时,应采用M 型等电位连接,系统的各金属组件不应与接地系统各组
件绝缘。
A 千赫兹级B 兆赫兹级C 200 kHz D 300 kHz
75 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截面积,铜质接地线最小截面不应小于(A)
A 16mm² B 25mm² C 50mm² D 70mm²
76 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截面积,铝质接地线最小截面不应小于(B)
A 16mm² B 25mm² C 50mm² D 70mm²
77 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截面积,铁质接地线最小截面不应小于(C)
A 16mm² B 25mm² C 50mm² D 70mm²
78 防雷装置实行(A)制度
A 定期检测B 不定期抽测C 五年一次检测
79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防雷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A)欧姆。
A 10 B 20 C 30 D 40
80 在LPZ0A 或LPZ0B 与LPZ1 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应选用符合(A)试验的产
品。
A Ⅰ级分类B Ⅱ级分类C Ⅲ级分类D Ⅳ级分类;
81 防雷规范中为防雷击电磁脉冲,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LPZ)。如一栋设有防雷装置
的高层公共建筑物的外窗,应将其划在下述的(B)是正确的。
A LPZ0A 区B LPZ0B 区C LPZ1 区D LPZ2 区
82 气体放电管的响应时间(B)。
A ms 数量级B μs 数量级C ns 数量级D ps 数量级
83 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响应时间(C)
A ms 数量级B μs 数量级C ns 数量级D ps 数量级
84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其高度超过(C)时,利用滚球法发现球体垂直下降时接触到水平突出外墙的
物体,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A 30 米B 40 米C 45 米D 60 米
85 SPD 叫做电涌保护器,它是一种利用(B),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流的器具。
A 线性元件B 非线性元件C 电子元件D 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86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
局部修订,自(C)起施行,原规范中相应的条文同时废止。
A 2009 年10 月1 日B 2010 年10 月1 日
C 2011 年10 月1 日D 2012 年10 月1 日
87 建筑物内等电位连接的接地干线与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B)。
A 一处B 二处C 三处D 四处
88 甘肃省档案馆应划为(C)防雷建筑物。
A 一类B 二类C 三类D 依据预计雷击次数
89 第二类建筑物接闪杆(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为(C) 。
A 30 米B 40 米C 45 米D 60 米
90 气象主管机构进行资质认定、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行政许可事项,不得收取(C)
A 评审费B 工本费C 任何费用D 技术评价和检测费
91 防雷装置检测后,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应当出具检测报告,并对检测报告负责;在检测中发现(A),
应当及时通知被检测单位进行()
A 防雷安全隐患的、整改B 不合格的、修复
C 问题、改进D 防雷安全隐患的、重新检测
9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防雷类别应属于第几类?(B)
A 一类B 二类C 三类D 以上均不是
93 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要求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C)。
A 1Ω B 5Ω C 10Ω D 20Ω
94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D)。
A 跟踪检测B 调查C 技术指导D 指导监督
95 依据我国国家标准,在第一、二、三类建筑物种当高度分别超过(C)m 时,应采取防侧击雷措施。
A 20,30,45 B 25,40,55 C 30,45,60 D 43,54,72
96 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当树木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距离不应小于(C)m。
A 2 B 3 C 5 D 10
97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明确规定了防雷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是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是哪一部法律(C)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D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98 接闪杆一般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当针长1m 以下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钢管直径不
应小于(D)
A 10mm B 12mm C 16mm D 20mm
99 接闪杆一般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当针长1~2m 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B);钢管直径不应
小于25mm。
A 12mm B 16mm C 25mm² D 20mm
100 人工水平接地体的尺寸,热镀锌圆钢截面积不应小于(A)
A 78mm² B 80mm² C 79mm² D 100mm²
101 人工接地体的尺寸,热镀锌扁钢厚度不应小于(A)
A 3mm B 4mm C 5mm D 6mm
102 人工接地体的尺寸,热镀锌钢管壁厚不应小于(A)
A 2mm B 3mm C 4mm D 5.8mm
103 正常运行时加在电涌保护器两端的电压有效值称为(A)
A 额定电压B 灭弧电压C 冲击放电电压D 残压
104 第一类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D)
A 1Ω B 4Ω C 5Ω D 10Ω
105 输送和储存物体的钢管和钢罐的壁厚不应小于2.5mm;当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内的介质对周
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不应小于(B)。
A 2.5mm B 4mm C 6mm D 8mm
106 为防止电磁感应产生火花,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物如管道、构架和电缆外皮等,其相互净距小于100mm
时应每隔(D)用金属线跨接。
A 5m B 10m C 20m D 30m
107 加油加气站在可燃液体罐的防雷措施中,油罐的良好接地很重要,它可以降低雷击点的电位、反击电
位和跨步电压。规定接地点不少于(B),是为了提高其接地的可靠性。
A 一处B 两处C 三处D 四处
108 在设有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不属于第一类、第
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将其划属(C)防雷建筑物。
A 第一类B 第二类C 第三类
109 已有防雷装置,拒绝进行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
令整改,给与警告,可以处(B)以下罚款。
A 5 万B 3 万C 2 万D 1 万
110 对于弱电设备的防雷,主要以(D)为主。
A 接闪B 屏蔽C 均压D 等电位
111 汽车加油站爆炸与火灾危险区应是(B)区,防雷类别为二类。
A 1 B 2 C 0 D 10
112 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一般不可能出现于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的区域应为(C)区
A 20 B 21 C 22 D 0
113 LPZ1(B)
A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得到衰减
B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C 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114 在配电箱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装设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D) 标称放电
电流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A 1kV B 1.5kV C 2kV D 2.5kV
115 除第一类防雷装置外,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D)在进出处与防雷装
置连接。
A 不宜B 不应C 宜D 应
116 有一金属罐体(属建筑物一类防雷),顶部有一散风管,无管帽,排放有爆炸危险的粉尘,设有独立
接闪杆保护,该独立针至少保护到散风管上方(C),水平距离()。
A 1m 5m B 5m 1m C 5m 5m D 2m 3m
117 GB50057-2010 规范中,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
分为(B)。
A 外部防雷与内部防雷B 三类防雷建筑物
C 一般建筑物类与易燃易爆类D 建筑物类与信息系统类
118 现代防雷的技术措施可用五个英文字母代表:B.C.D.G、S 其中D 代表的是(C)。
A 搭接B 传导C 分流D 接地
119 独立接闪杆支柱及接地装置至第一类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至
少不得小于(D)。
A 5m B 2m C 4m D 3m
120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将(D)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A 60 B 25 C 45 D 30
121 通常雷电侵入室内有三条主要途径:(A)
A 从电源线入侵、信号线(如通讯线路、电视天线、计算机网络)入侵、雷击大地使地电位升高形成
的反击
B 从窗户入侵、从阳台入侵、从墙面入侵
C 传导、感应及辐射D 设接闪器、金属管道、天线
122 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雷防雷建筑物时,且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
的(A)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A 30% B 50% C 40% D 60%
123 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雷防雷建筑物时,且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之和小于建
筑物总面积的(A)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 30% B 50% C 40% D 60%
124 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多雷区是指年平均
雷暴日数为(C)。
A <15 天B 15-40 天C 41-90 天D >90 天
125 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少雷区是指年平均
雷暴日数为(A)天。
A ≤25 B 25<d≤40 C 40<d≤90 D >90
126 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中雷区是指年平均
雷暴日数为(B)天。
A ≤25 B 25<d≤40 C 40<d≤90 D >90
127 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强雷区是指年平均
雷暴日数为(D)天。
A ≤25 B 25<d≤40 C 40<d≤90 D >90
128 建筑物的接闪器成闭合环形的多根引下线时的分流系数:(B)
A 0.66 B 0.44 C 1/n(n 为引下线根数)
129 一座15 层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有10 条引下线,底层和首三层的分流系数分别为(A)。
A 0.1、0.11 B 0.1、0.2 C 0.11、0.1 D 0.2、0.1
134 为了防止引下线附近接触电压的危险,引下线3m 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宜小于(B)kΩm
A 30 B 50 C 60 D 70
135 为了防止引下线附近接触电压的危险,引下线3m 范围内应敷设(D)cm 厚的沥青层或者()cm 厚的
砾石层。
A 5,5 B 5,10 C 10,10 D 5,15
136 为了防止引下线附近接触电压的危险,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m 以下的导体用耐(A)冲击电压()
kV 的绝缘层隔离。
A 1.2/50μs,100 B 10/350μs,200 C 8/20μs,200 D 10/200μs,300
137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S 应与分
流系数kc 之间的关系(B)
A S≥1.89kc² B S≥4.24kkc² C S≥3.95kc² D S≥4.67kc²
138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S 应与分
流系数kc 之间的关系(A)。
A S≥1.89kc² B S≥4.24kkc² C S≥3.95kc² D S≥4.67kc²
139 通讯塔或其他高耸金属构架起接闪作用的金属物上敷设电气线路时,线路应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铠装
电缆或穿金属管敷设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具或金属管应两端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不应小于(A)m
A 10 B 12 C 18 D 15
140 安全防范系统的防雷可按其重要性、所处环境的危险性和气象条件不同而分为(C)个等级。
A 1 B 2 C 3 D 5
141 网形结构等电位链接网的周边宜每隔(D)m 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钢结构连接一次。
A 1 B 2 C 3 D 5
142 单片MOV 构成的SPD,其泄漏电流测试值应不大于(D)μA
A 5 B 10 C 15 D 20
143 在TN-S 系统中每一相线与PE 线间SPD 的最小Uc 值为(B)。
A U0 B 1.15U0 C 1.55U0 D 3U0
144 电涌保护器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至少含有(A)非线性元件。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
145 建筑工程中队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是(C)。
A 安全项目B 一般项目C 主控项目D 重要项目
146 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宜采用(A)接。
A 放热焊B 电弧焊C 压焊D 煅焊
147 专用接闪杆应能承受0.7kN/m²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台风和大于(D)大风的地区,宜增大接闪杆
的尺寸。
A 7 级B 9 级C 10 级D 11 级
148 防雷检测时,遇(C)级以上的强风或浓雾等恶劣天气时,不应进行高处作业。
A 4 B 5 C 6 D 8
149 防雷现场检测人员不应少于(C)人,分工明确。
A 1 B 2 C 3 D 4
150 现场环境能见度小于(C)m 时,应停止检测。
A 20 B 50 C 100 D 200
151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制封闭气罐应划为(B)场所。
A 第一类B 第二类C 第三类D 第四类
152 首次测量压敏电阻U1mA 时,交流SPD 的压敏电阻U1mA 值与Uc 的比值不应小于(B)。
A 1.15 B 1.5 C 1.55 D 2
153 首次测量压敏电阻U1mA 时,直流SPD 的压敏电阻U1mA 值与Uc 的比值不应小于(A)。
A 1.15 B 1.5 C 1.55 D 2
154 开关型SPD 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C)MΩ。
A 1 B 10 C 50 D 100
155 能力是应用(A)实现预期结果的本领。
A 知识和技能B 科学C 经验D 文化
156 质量管理体系是管理体系中(B)部分。
A 标准B 质量C 国标D 行标
157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检测工作时应有(B)人以上。
A 1 人B 2 人C 3 人D 4 人
158 电子归档文件存储格式中,图像文件格式(后缀)是(A)。
A jpeg B dwg C mpeg2 D mp3
159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建立(D)制度,
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活动和监督管理等信息纳入信用档案,并作为资质延续、升级的依据。
A 资质管理B 质量管理C 安全管理D 信用管理
160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或委托(D)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进行考
核。
A 气象局下属机构B 气象局指定机构
C 与主管机构有业务关系的机构D 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
161 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C)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
A 第一类B 第二类C 第三类D 第四类
162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分正本和副本,由(C)统一印制。
A 气象局B 地市级气象局
C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D 省级气象主管机构
163 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及其人员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应当遵守(D)
A GB 50057-2010 B GB 50343-2012
C GB 50601-2010 D 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164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在资质证有效期满(C)月前,向原认定机构提出延续申请。
A 一B 二C 三D 四
165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合并的,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单位可以承继合并前各方中(B)等
级的资质,但应当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
A 较低B 较高C 所有D 相应
166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注册地的,由(A)所在地的省、自治区、
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核定资质
A 新注册B 原注册C 法人住址D 都可以
167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全国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信用信息、资质等级情况(D)制度。
A 公开B 公告C 登记D 公示
168 闭合回路中的的一段电路,若果不含电动势,仅有电阻,那么这段电路就被称为一段(B)。
A 短路电路B 无源电路C 有源电路D 全电路
169 在电气工程中,变压器的容量就是用(D)表示的。
A 瞬时功率B 有功功率C 无功功率D 视在功率
170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B)倍。
A √2 B √3 C √5 D √6
171 当负载电压(C)电源线电压时,负载应采用三角形联结。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都可
172 (A)方式供电系统可以有条件的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
A TN-C-S B TT C TN-C D TN-S
173 低压电器指电压在(D)以下的各种控制设备、继电器及保护设备。
A 380V B 350V C 420V D 500V
174 工程中直埋电缆必须选用(C)。
A 交联聚乙烯电缆B 普通油浸纸绝缘电缆
C 铠装电缆D 粘性油浸纸绝缘电缆
175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简称(A)电缆。
A XLPE B YLPE C XPLE D YPLE
176 电能表箱的符号表示为(C)。
A AP B AT C AW D AF
177 常用的铝芯橡胶绝缘线型号是(D)
A BLD B BLT C BLV D BLX
178 人体触电时,(A)对人最为危险。
A 从手到手B 从手到脚C 从手指到手指D 从脚到脚
179 将测量结果0.0651Ω修约至百分位的0.2 个单位,为(D)。
A 0.06 B 0.064 C 0.065 D 0.066
180 将1.085 按“5”间隔修约到3 位有效数字为(D)。
A 1.05 B 1.08 C 1.09 D 1.1
181 引用误差是仪器量程内最大(C)与仪器满度值的百分比。
A 误差B 相对误差C 绝对误差D 仪器误差
182 (B)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系统误差越小,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符合程度越高。
A 精确度B 准确度C 精密度
183 配电系统如采用TT 系统,一般需加装(A)
A 剩余电流保护器B 过电流保护器C 空开D 熔断器
184 采用两个测试夹钳进行无探头测量接地电阻时,两测试夹钳之间的最小距离至少为(C)。
A 10cm B 20cm C 30cm D 50cm
185 压敏电压的测试是测量MOV 通过1mA 的直流电流时其两端的电压值,当其U1mA 值不低于交流电路
中U0 值(C)时,判定为合格。
A 1.4 B 1.6 C 1.86 D 2
186 工频续流主要出现在(B)SPD 中。
A 限压型B 开关型C 混合型
187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为70m 时,应从(D)m 开始防侧击。
A 30 B 45 C 56 D 60
188 SPD 安装使用时UP、UC、Uw、U0 的关系为(A)
A Uw>UP>UC>U0 B Uw>UC>UP>U0
C UP>Uw>UC>U0 D UP>UC>Uw>U0
189 低压配电系统有单独的中性线时,如采用“3+1”接线形式安装SPD,连接在N-PE 之间的SPD 的In 值
应为连接在L-N 之间的SPD 的In 值的(D)倍。
A 1.5 B 2 C 2.5 D 4
190 不引出中性线的IT 系统,SPD 应接与(B)。
A 每一相线与中性线B 每一相线与PE 线
C 中性线与PE 线D 每一相线与PEN 线
191 下列雷暴中,一定是强风暴的是(D)
A 普通单体雷暴B 多单体雷暴C 飑线D 超级单体
192 定义正电荷向上电场为正,对正偶极性电荷结构雷暴,测站位于反号距离之内时,地面电场为(B),
反之为()
A 负,正B 正,负C 正,正D 负,负
193 一次负地闪放电过程中,通常将(C)云内负电荷释放到大地。
A 几库伦B 几十库伦C 几十库伦至上百库伦D 几百库伦到几千库伦
194 一般轻离子的迁移率较重离子大(B)数量级。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195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防雷引下线最小水平净距离(A)。
A 1000mm B 800mm C 500mm D 250mm
196 被保护的电子信息设备处增设浪涌保护器时,应小于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宜留有(D)裕量。
A 30% B 10% C 50% D 20%
197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中Uc 应大于线路上的最大工作电压(B)倍。
A 1.5 B 1.2 C 1.7 D 1.8
198 一般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可达(A)。
A 40dB B 50dB C 60 dB D 80 dB
199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是指可持续加于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端子上,且不致引起电涌保护传输特
性减低的最大(B)或直流电压。
A 脉冲电压B 均方根电压C 脉冲电流D 均方根电
200 近端串扰是指串扰在被干扰的通道中传输,其方向与产生干扰的通道中电流传输的方向(B)。
A 相同B 相反C 平行D 相似
201 CNG 加气站指的是(B)。
A 液化石油气B 压缩天然气C 液化天然气D 压缩石油气
202 关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2m 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B 现场浇灌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
12m 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C 建筑物难于装设独立避雷针(线、网)时,可将针或网或由其混合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
其引下线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12m
D 任何条件下引下线间距都不应该大于12m
203 在交变电磁场中,(A)以电场分量为主,磁场分量可以忽略不计。
A 高压低电流源B 高压高电流源
C 低压低电流源D 低压高电流源
204 在交变电磁场中,(D)以磁场分量为主,电场分量可以忽略不计。
A 高压低电流源B 高压高电流源C 低压低电流源D 低压高电流源
205 在交变电磁场中,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总是同时存在的,在频率较低的范围内,干扰一般发生在(B)。
A 电源处B 近场C 远场D 中间场
206 在交变电磁场中,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总是同时存在的,随着频率增高,电磁辐射能力增强,产生辐
射电磁场,并趋向于向(C)干扰。
A 电源处B 近场C 远场D 中间场
207 当高频磁场通过金属板时,在金属板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形成(D)。
A 电场B 磁场C 电磁场D 涡流
208 将若干两两绞合的导线同时敷于公共的电缆槽内,每条绞合线在单位长度的绞合次数应该(B),才
能有效地抑制干扰耦合。
A 相同B 不同C 交叉D 无限制
209 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低压配电系统宜设置(C)级SPD 保护。
A 一B 二C 三D 四
210 移动通信基站、微波站、模块局、光中继站等低压配电系统宜设置(B)级SPD 保护
A 一B 二C 三D 四
211 当Yyn0 型或Dyn11 型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时,在低压侧的配电屏上,
当有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独自敷设接地装置的配电装置时,应在母线上装设(A)级试验的电涌保
护器。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2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自(B)起实施。
A 2010 年10 月1 日B 2011 年10 月1 日
C 2010 年4 月1 日D 2011 年4 月1 日
213 当电子系统为(C)以下时,可采用S 型等电位连接,且所有设施管线和电缆宜从ERP 处附近进入该
电子系统。
A 100KHz B 200KH C 300KHz D 400KHz
214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C)m 之间装设断接卡?
A 0.5-2.0 B 0.4-1.8 C 0.3-1.8 D 0.2-1.5
215 雷电流具有单极性脉冲波形的特点,大约有(A)的雷电流是负极性的。
A 80-90% B 60-70% C 20-30% D 40-50%
216 下次检测时间从检测周期结束日的(B)开始算起,总表检测单位(公章)栏应盖()
A 当天、法定检测单位的公章B 第二天、法定检测单位的公章
C 当天、检测专用章D 第二天、检测专用章
217 建筑物格栅形大空间屏蔽工程安装时,选用的金属导体应在建筑物(D)敷设。
A 四周墙壁B 地板上C 四周墙壁和地板上D 六面体上
218 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线(电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不应低于(B),且应穿在金属管内。
A 500V B 750V C 1.5kV D 2.5kV
219 接闪带在转角处应按建筑造型弯曲其夹角应大于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扁钢宽度的(C)倍。
A 2 B 5 C 6 D 10
220 等电位连接网络是下列哪一个建筑物风险分量的影响因子(C)。
A RA B RB C RC D RU
221 对计算机而言,在无屏蔽状态下,当环境磁场感应强度大于(C)时,计算机会误动作。
A 0.05Gs B 0.06Gs C 0.07Gs D 0.08Gs
222 利用三极法测接地电阻,G 极连接线长度宜小于(B)。
A 1m B 5m C 10m D 20m
223 屏蔽效能表示屏蔽的效果,当屏蔽效率为40dB,磁场的衰减量为(C)。
A 40% B 90% C 99% D 99.90%
22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负极性后续雷击对应的滚球半径为(D)。
A 100m B 60m C 45m D 81m
225 检查专设引下线位置是否准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焊接部分补刷的防锈漆是否完整,
专设引下线截面是否腐蚀(C)以上。
A 1/2 B 1/4 C 1/3 D 1/5
226 信号电涌保护器(SPD)应设置在金属线缆进出建筑物(机房)的防雷区界面处,但由于工艺要求或
其他原因,受保护设备的安装位置不会正好设在防雷区界面处,在这种情况下,当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电
涌电压时,也可将信号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A)。
A 保护设备端口处B 进线处C 配电柜处D 防雷区界面处
227 地壳中各射线的主要电离源是(C)
A α射线B β射线C γ射线D 宇宙射线
228 人体电阻可高达(B)。
A 10-50kΩ B 40-100kΩ C 100-300kΩ D 200-500kΩ
229 单点接地适用于(B)。
A 高频B 低频C 射频D 扫频
230 采用公用地线串联一点接地时,要把(C)的电路放置在最靠近接地点的地方。
A 高电平B 中电平C 低电平D 多电平
231 (A)的存在是产生接地干扰的根源。
A 接地电流B 接地电阻C 接地电容D 接地电压
232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保护线PE 与中性线N 分开的接地型式的文字代号为(A)。
A TN-S B TN-C C TN-C-S D TN-S-C
233 220/380V 三相系统中耐冲击过电压为Ⅱ类的用电设备有(D)。
A 配电盘B 断路器C 电气计量仪表D 家用电器
234 在以下场合选用Ⅰ级分类试验的SPD(B)。
A LPZ0A 与LPZ0B 区交界处B LPZ0B 与LPZ1 区交界处
C LPZ1 与LPZ2 区交界处D LPZ0B 与LPZ2 区交界处
235 TT 系统中SPD 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时,应装(B)只SPD,相线与PE 线之间电涌保护器最
大持续运行电压UC 应不小于U0 的()。
A 3 只,1.55 倍B 4 只,1.15 倍C 4 只,1.55 倍D 3 只,1.15 倍
236 采用角钢埋于土壤中作人工接地体应采取的防腐措施是(C)。
A 镀铜B 镀镍C 热镀锌D 镀铬
237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B)。
A 接闪网网格尺寸6m×4m
B 独立接闪杆的接地装置与进出被保护建筑物的管道连接
C 钢筋混凝土屋面内的钢筋每隔20m 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D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5Ω
238 通常,当大气电场为正电场时,电场的方向应为(B)。
A 向上B 向下C 向内D 向外
239 地闪回击平均速度为(B)。
A 105 米/秒B 107 米/秒C 1010 米/秒D 1 米/秒
240 决定大气电导率的大小主要是(D)。
A 大气气溶胶粒子B 大气中的重离子
C 大气中的中性粒子D 大气中的轻离子
241 层状云正的双极性电荷分布是指(B)。
A 云上部荷负电荷,下部荷正电荷B 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
C 整层云荷正电荷D 整层云荷负电荷
242 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B)。
A 具有0 区或10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B 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火车站等
C 普通居民平房
D 平均雷暴日数小于15 天的地区、高度15 米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243 计量器具的检定就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C)要求的程序。
A 法律B 法规C 法定D 规定
244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在以下(C)种情况下,不应大于12m。
A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2m 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B 现场绕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
12m 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C 建筑物难于装设独立接闪杆(线、网)时,可将针或网或由其混合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
其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
245 室外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A)采用架空线路。
A 不宜B 宜C 应D 不应
246 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所在场地建筑物对直击雷的防护应符合(C)。
A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B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C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247 建筑物防雷设计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的方法是(B)。
A 保护角法B 滚球法C 折线法D 接闪网格法
248 云是大气中闪电的重要载体,但并非所有云都能形成闪电,能形成闪电的云是(D)。
A 卷云B 层云C 卷积云D 积雨云
249 关于雷暴活动,下列正确说法是(A) 。
A 就全球纬度平均而言,赤道地区雷暴活动频繁B 我国南方少于北方
C 海上雷暴多出现于午后或傍晚D 海洋上雷暴活动明显大于同一纬度的陆地地区
250 屏蔽体的好坏用(A)来描述。
A 屏蔽效能B 屏蔽程度C 屏蔽衰减D 屏蔽作用
251 建筑图样(平、立、剖面)中所标注的尺寸以(C)为单位。
A 米B 分米C 毫米D 厘米
252 加油加气站380/220V 供配电系统宜采用(C)系统。
A TN-C-S B TN-C C TN-S D TT
253 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D)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
A 不宜B 不应C 宜D 应
254 下列不属于人工接地体常规设置方法的是(A)。
A S 形接地体B 垂直接地体C 环形接地体D 水平接地体
255 减小雷电造成的电磁效应对室内设备的影响的方法是(B)。
A 接闪B 屏蔽C 布线D 分流
256 电屏蔽体的形状最好设计为(B)。
A 板形B 盒形C 柱形D 筒形
257 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C)规定的使用要求。
A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B 省级气象主管机构
C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D 地方级气象主管机构
258 单个大气离子的荷电量为(B)。
A 二个基本电荷B 一个基本电荷C 三个基本电荷D 多个基本电荷
259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是(B)。
A 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设备和地之间的电位差
B 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
C 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通信线路和设备之间的电位差
260 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具有的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B) 时,连
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A 0.2 欧姆B 0.03 欧姆C 0.24 欧姆D 0.3 欧姆
261 预计雷击次数(D)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 N>0.5 次/a B N>0.25 次/a C 0.012 次/a≤N≤0.6 次/a D 0.05 次/a≤N≤0.25 次/a
262 预计雷击次数(C)的省、部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A N>0.5 次/a B N>0.25 次/a C 0.01 次/a≤N≤0.05 次/a D 0.05 次/a≤N≤0.25 次/a
263 预计雷击次数(B)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A N>0.5 次/a B N>0.25 次/a C 0.012 次/a≤N≤0.6 次/a D 0.05 次/a≤N≤0.25 次/a
264 预计雷击次数(A)的省、部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A N>0.05 次/a B N>0.25 次/a C 0.01 次/a≤N≤0.05 次/a D 0.05 次/a≤N≤0.25 次/a
265 具有1 区或者21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
应当归于(B)防雷建筑物。
A 第一类B 第二类C 第三类D 第四类
266 具有1 区或者21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 应
当归于(A)防雷建筑物。
A 第一类B 第二类C 第三类D 第四类
267 具有0 区或者20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当归于(A)防雷建筑物。
A 第一类B 第二类C 第三类D 第四类
268 接闪杆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接闪系统实际上是一种(C) 。
A 防雷系统B 避雷系统C 引雷系统D 消雷系统
2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C)开始正式实施。
A 1999 年10 月31 日B 1999 年5 月18 日C 2000 年1 月1 日D 2000 年3 月1 日
270 通常,晴天自由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B)。
A 增加B 减小C 少变D 迅速增长
271 向下负地闪是指(C)。
A 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上B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C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D 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272 通常雷暴云的电荷分布为(D)。
A 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B 上部负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
C 上部负电荷,下部正电荷,底部少量负电荷D 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
273 通常,晴天大气下,大气带有(A)。
A 正电荷B 负电荷C 无电荷D 多种电荷
274 平均而言,晴天电场峰值在(B)。
A 北半球的夏季B 北半球的冬季C 南半球的夏季D 南半球的冬季
275 平均而言,晴天电场谷值在(A)。
A 北半球的夏季B 北半球的冬季C 南半球的夏季D 南半球的冬季
276 如大气层电场强度随高度增加,则大气是何种极性的电荷(B)。
A 正极性B 负极性C 特殊极性D 无极性
277 向上负地闪是(B)。
A 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B 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上
C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D 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278 遭受雷击灾害的单位和个人,(C)。
A 不必向有关部门报告B 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
C 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机构报告D 自行处理
279 申报甲级资质单位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B)。
A 一名B 二名C 三名D 四名
280 申报乙级资质单位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A)。
A 一名B 二名C 三名D 四名
281 申报甲级资质单位的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D)。
A 二名B 三名C 四名D 六名
282 申报乙级资质单位的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B)。
A 二名B 三名C 四名D 六名
283 取得乙级资质不应少于(C)年,才能申报甲级资质的单位。
A 一年B 两年C 三年D 五年
284 取得甲级检测资质的单位,可以从事(D)防雷建筑物的检测活动。
A 第一类B 第二类C 第三类D 都可以
285 取得乙级检测资质的单位,可以从事(C)防雷建筑物的检测活动。
A 第一类B 第二类C 第三类D 都可以
286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证》有效期为(C)年。
A 两年B 三年C 五年D 长期
287 申报甲级检测资质,要求技术负责人必须从事防雷检测工作(C)年以上。
A 两年B 三年C 四年D 五年
288 申报乙级检测资质,要求技术负责人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等工作(A)年以上。
A 两年B 三年C 四年D 五年
289 申报甲级检测资质,要求近三年开展的防雷装置检测项目不少于(B)个。
A 一百个B 两百个C 三百个D 五百个
290 申报甲级检测资质,防雷装置检测项目通过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组织的质量考核合格率达百分之(B)
以上。
A 80 B 90 C 95 D 98
291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正极性雷击的雷电流幅值(B)kA。
A 50 B 100 C 150 D 200
292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首次正极性雷击的雷电流幅值(C)kA。
A 50 B 100 C 150 D 200
293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首次正极性雷击的雷电流幅值为(D)kA。
A 50 B 100 C 150 D 200
294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首次负极性雷击的雷电流幅值(C)kA。
A 50 B 75 C 100 D 150
295 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D)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暗敷或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
等加以保护。
A 1.5m 至地面下0.5m B 1m 至地面下0.3m
C 1.7m 至地面下0.5m D 1.7m 至地面下0.3m
296 加油站的防静电接地为独立接地系统时其电阻不能大于(D)。
A 4Ω B 10Ω C 30Ω D 100Ω
297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可处于(B)以下罚款。
A 1 万元以下B 1 万元以上3 万元以下C 5 万元以下D 5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
298 气体放电管的响应时间(B)。
A ms 数量级B μs 数量级C ns 数量级D ps 数量级
299 SPD 叫做电涌保护器,它是一种利用(B),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流的器具。
A 线性元件B 非线性元件C 电子元件D 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300 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的(D)工作。
A 财产损失B 数据统计C 人员伤亡D 调查与鉴定
301 接地线如采用搭焊接,其焊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的(A)倍。
A 2 B 4 C 6 D 8
302 大多数雷电发生在(A)。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外逸层
303 LPZ1(B)。
A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得到衰减。
B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C 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304 一般情况下,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在防直击雷设计时应(D)。
A 设置独立接闪杆B 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杆
C 利用建筑物接闪装置D 设置独立接闪杆或者架空接闪线或网
305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
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
A 2mm B 0.5mm C 0.65mm D 0.7mm
306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
热镀锌钢的厚度不应小于(B)。
A 2mm B 0.5mm C 0.65mm D 0.7mm
307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
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C)。
A 2mm B 0.5mm C 0.65mm D 0.7mm
308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
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D)。
A 2mm B 0.5mm C 0.65mm D 0.7mm
309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
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D)。
A 0.7mm B 4mm C 7mm D 5mm
310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
不锈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B)。
A 0.7mm B 4mm C 7mm D 5mm
311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
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C)。
A 0.7mm B 4mm C 7mm D 5mm
312 专用接闪杆应能承受(B)kN/m² 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台风和大于()级大风的地区, 宜增加
接闪杆尺寸。
A 0.5,10 B 0.7,11 C 0.9,10 D 1.2,12
313 防雷装置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造成的物理性损害和人员伤亡,由(A)和()组
成。
A 外部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B 防直击雷装置,防侧击雷装置
C 接闪装置,安全距离D 等电位连接,屏蔽
314 网形结构等电位链接网的周边宜每隔(D)m 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钢结构连接一次。
A 1 B 2 C 3 D 5
315 首次测量I1mA 时,单片MOV 构成的SPD,如果未标明泄漏电流Iie 时,实测值不应大于(B)μA。
A 10 B 20 C 30 D 45
316 开关型SPD 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D)MΩ。
A 20 B 30 C 40 D 50
317 浮顶罐的浮船、罐壁和活动走梯等活动的金属构件之间的连接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D)mm²的铜
芯软绞线,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
A 20 B 30 C 40 D 50
318 后备过电流保护位于电涌保护器外部的(C),作为电气装置的一部分的过电流保护装置。
A 上端B 下端C 前端D 后端
319 电涌保护器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至少含有(A)非线性元件。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
320 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力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
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D)加工连接。
A 机械B 绑扎C 化学D 热
321 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应铺设(C)cm 厚的砾石层。
A 5 B 10 C 15 D 20
322 当设计无要求时,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C)。
A 3m B 2m C 1m D 0.5m
323 防雷装置钢材焊接时采用圆钢与扁钢焊接是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C)倍。
A 2 B 3 C 6 D 12
324 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
应在外露引下线在高(D)m 以下部分穿不小于3mm 厚的交联聚乙烯管。
A 1.8 B 2 C 2.5 D 2.7
325 在通信塔或其他高耸金属构架起接闪作用的金属物上敷设电气线路时,线路应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铠
装电缆或穿金属管敷设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应(B)接地。
A 一端B 两端C 分段D 重复
326 在通信塔或其他高耸金属构架起接闪作用的金属物上敷设电气线路时,线路应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铠
装电缆或穿金属管敷设的导线。埋入土壤中的长度不应小于(B)m。
A 5 B 10 C 15 D 20
327 引下线安装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间距应大于(A)m。
A 0.1 B 0.2 C 0.5 D 1
328 首次测量压敏电压U1mA 时,交流SPD 的压敏电压U1mA 值与Uc 的比值不应小于(B)。
A 1.15 B 1.5 C 1.55 D 2
329 首次测量压敏电压U1mA 时,直流SPD 的压敏电压U1mA 值与Uc 的比值不应小于(A)。
A 1.15 B 1.5 C 1.55 D 2
330 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D)组成。
A 接地体B 接地线C 接地系统D 接地装置
331 内部防雷装置是由(B)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
A 建筑物内系统B 防雷等电位连接C 屏蔽D 接地
332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何时施行(A)。
A 2010 年4 月1 日B 2011 年1 月1 日
C 2000 年1 月1 日D 2010 年10 月1 日
33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41 号令))
自(D)起施行。
A 2016 年10 月1 日B 2016 年1 月1 日
C 2021 年1 月1 日D 2022 年10 月1 日
334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取得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建立(D)
制度,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活动和监督管理等信息纳入信用档案,并作为资质延续、升级的依据。
A 资质管理B 质量管理C 安全管理D 信用管理
335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或者委托(D)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的检测质量进行
考核。
A 气象局下属机构B 气象局指定机构
C 与主管机构有业务关系的机构D 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
336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实行(C)制度。
A 定期检测B 备案C 年度报告D 随机抽查
337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当从取得资质证后次年起,在每年的第(B)季度向资质认定机构报送年度
报告。
A 一B 二C 三D 四
338 取得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在资质证有效期满(C)个月前,向原认定机构提出延续申
请。
A 一B 二C 三D 四
339 取得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在资质证有效期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在
法人登记机关变更登记后(C)个工作日内,向原资质认定机构申请办理资质证变更手续。
A 十五B 二十C 三十D 六十
340 取得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注册地的,由(A)所在地的省、自治
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核定资质。
A 新注册B 原注册C 法人住址D 都可以
341 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在(A)个以上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单位兼
职从业。
A 二B 三C 四D 五
342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全国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信用信息、资质等级情况(D)制度。
A 公开B 公告C 登记D 公示
343 (A)的存在是产生接地干扰源的根源。
A 接地电流B 接地电阻C 接地电容D 接地电压
344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A)运动的方向。
A 正电荷B 负电荷C 静电荷D 感应电荷
345 (C)是电气设备长时间工作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A 开路电流B 标称电流C 额定电流D 工频续流
346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B)系统。
A TN-C B TT C TN D IT
347 (C)方式供电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的情况。
A TN-C-S B TT C TN-C D IT
348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供电系统符号,第三个字母表示(C)。
A 电力(电源)系统对地的关系B 用电装置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
C 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D 工作零线对地的关系
349 陆地上的平均年雷暴日普遍(A)同纬度的海洋地区。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350 动力配电箱的符号表示为(A)。
A AP B AT C AW D AF
351 照明配电箱的符号表示为(D)。
A AP B AT C AW D AF
352 雷暴云是闪电的主要产生源,当云中局部电场超过约(D)时,就会发生闪电放电。
A 10kV B 40kV C 100kV D 400kV
353 质量体系文件中的(D)是规定实验室的质量活动方法和要求的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A 指南B 规范C 作业指导书D 程序文件
354 配电系统如采用TT 系统,一般需加装(A)。
A 剩余电流保护器B 过电流保护器C 空开D 熔断器
355 采用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三极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并垂直于地网,测量用的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
边缘的距离一般应取地网最大尺寸(D)倍。
A 1 B 2 C 3 D 4—5
356 采用文钠四极法测试土壤电阻率时,a 为电极间距离,测得土壤电阻率是对应于电极间距a 至一定
深度(C)的电阻率的平均值。
A a B 2a C 3a D 4a
357 由于电动力效应,接闪器和引下线在拐弯处应尽可能采用(C)拐角。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都可以
358 在电涌保护器有效电压保护水平计算中,对限压型电涌保护器表达正确的是(A)。( Up/f 电涌保
护器有效电压保护水平,Up 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ΔU 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
A Up/f=Up+ΔU B Up=ΔU+Up/f C Up/f=Up-ΔU D Up=ΔU-Up/f
359 与地绝缘金属物的法兰、胶管接头、喷嘴等部位应采用(A)跨接引出接地。
A 铜芯软绞线B 扁钢C 圆钢D 钢管
360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防直击雷装置,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B)Ω 。
A 4 B 10 C 20 D 1
36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每一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值要求为(D)。
A 工频接地电阻值<10Ω B 工频接地电阻值≤10Ω
C 冲击接地电阻值<10Ω D 冲击接地电阻值≤10Ω
362 已安装固定的线槽(盒)、桥架或金属管应与建筑物内的等电位连接带进行电气连接,连接处的过渡
电阻不应大于(C)。
A 0.3Ω B 0.2Ω C 0.24Ω D 0.03Ω
363 当树木邻近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B)。
A 3m B 5m C 6m D 8m
364 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认定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
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A)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A 一B 二C 三D 五
365 雷电过电压波是持续时间极短的(C)。
A 方波B 正弦波C 脉冲波D 谐波
366 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其间距不应大于(C)。
A 12 米B 15 米C 18 米D 25 米
367 利用气象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地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B)
Ω 。
A 1 B 4 C 5 D 10
368 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安装多级能量配合的SPD 时,电压开关型SPD 与限压型SPD 之间的线路
长度不小于(A),限压型SPD 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小于()。
A 10m,5m B 5m,5m C 10m,20m D 5m,10m
369 总容量为100kVA 以上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B)。
A 1Ω B 4Ω C 5Ω D 10Ω
370 连续出现或者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应为(A)区。
A 0 B 1 C 2 D 11
371 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应为(B)区。
A 20 B 1 C 21 D 11
372 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者即使出现也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的环境应为(C)区。
A 0 B 1 C 2 D 20
373 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持续的或者长期的或者频繁的出现于爆炸环境中的区域应为(C)区。
A 0 B 1 C 20 D 21
374 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很可能偶尔出现于爆炸环境中的区域应为(D)区。
A 11 B 22 C 20 D 21
375 在防雷工程电气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中,常安装电涌保护器用以泄放电涌电流,电涌保护器应有过
电流保护装置,并宜有(D)功能。
A 电涌传导B 雷电预警C 自动卸载D 劣化显示
376 在配电线路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电源处的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为(A)kV。
A 6 B 4 C 2.5 D 1.5
377 在配电线路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配电线路和最后分支线路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为(B)
kV。
A 6 B 4 C 2.5 D 1.5
378 在配电线路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用电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为(C)kV。
A 6 B 4 C 2.5 D 1.5
379 在配电线路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计算机及含有计算机程序的用电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
值为(D)kV。
A 6 B 4 C 2.5 D 1.5
380 泄漏电流在测试中常用(C)倍的直流参考电压进行。
A 0.5 B 0.55 C 0.75 D 1
381 在接闪器检测中应检查接闪器截面是否锈蚀(B)以上。
A 1/4 B 1/3 C 1/2 D 1
382 在接闪器检测中应检查每个支持件是否承受(C)N 的垂直拉力。
A 9.8 B 10 C 49 D 100
383 接闪带在转角处应按建筑造型弯曲,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C)倍。
A 6 B 8 C 10 D 4
384 汽车加油、加气站接地装置的主体接地电阻的允许值为(A)。
A ≤10Ω B ≤5Ω C ≤4Ω D ≤1Ω
385 用毫欧表测量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贯通情况,如测得阻值大于(A)Ω ,判定各自为独立接地。
A 1 B 4 C 5 D 10
386 屏蔽材料宜选用钢材或铜材。选用板材时,厚度宜为(C)mm。
A 4 B 6 C 0.4 D 0.6
387 大尺寸金属件、金属屋顶金属龙骨、金属门窗之间的过渡电阻阻值不宜大于(C)Ω 。
A 0.02 B 0.03 C 0.2 D 0.3
388 在TN-S 系统中每一相线与PE 线间SPD 的最小Uc 值为(B)。
A Uo B 1.15Uo C 1.55Uo D 3Uo
389 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中雷区是指年平均
雷暴日数为(B)天。
A ≤25 B 25<d≤40 C 40<d≤90 D >90
390 接闪带在转角处应按建筑造型弯曲其夹角应大于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扁钢宽度的(C) 倍。
A 2 B 5 C 6 D 10
391 首次检测时,应绘制(D),定期检测时应进行补充或修改。
A 建筑物防雷装置简图B 建筑物电器装置平面示意图
C 建筑物电子设备示意图D 建筑物防雷装置平面示意图
392 信号电涌保护器(SPD)应设置在金属线缆进出建筑物(机房)的防雷区界面处,但由于工艺要求或
其他原因,受保护设备的安装位置不会正好设在防雷区界面处,在这种情况下,当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电
涌电压时,也可将信号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A)。
A 保护设备端口处B 进线处C 配电柜处D 防雷区界面处
393 四星级宾馆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选择雷电防护等级应该为(C)。
A A 级B B 级C C 级D D 级
394 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接地端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D)。
A 2.5 mm² B 1.6mm² C 1.5 mm² D 10 mm²
395 各级电涌保护器(SPD)连接导线应平直,其总长度不宜超过(B)。
A 0.3m B 0.5m C 1m D 3m
396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防雷引下线最小平行净距离(A)。
A 1000mm B 800mm C 500mm D 250mm
397 被保护的电子信息设备处增设浪涌保护器时,Up 应小于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宜留有(D)裕量。
A 30% B 10% C 50% D 20%
398 通信接入网和电话交换系统中的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应与配线架接地端相连,配线架的接地线应采用
截面积不小于(A)的多股铜线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A 16mm² B 50mm² C 25mm² D 6mm²
399 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电位网格,当采用铜箔时,其最小截面积为(C)。
A 6mm² B 16mm² C 25mm² D 6mm²
400 金属罐体应做防直击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 处,并应沿罐体周边均匀布置,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
于(B)。
A 12m B 18m C 25m D 30m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
沟通

13076996919

 QQ
咨询

QQ在线咨询